文章管理
頭七要做什麼?
「頭七」是指逝世後的第七天,在許多亞洲文化(特別是華人、佛教、道教信仰)中,這一天具有重要的意義。根據傳統習俗,家屬會在這一天舉行祭拜儀式,以紀念亡者並表達哀思。
頭七要做的事情
擺設供品與牌位
在家中或靈堂準備供桌,擺上亡者的遺照、牌位以及供品,如水果、素食、飯菜、茶水等。
有些地方會準備亡者生前喜愛的食物。
焚香與燒紙錢
家屬焚香祈福,希望亡者靈魂安息。
燒紙錢、紙紮用品(如衣物、房屋等),象徵給亡者在陰間使用。
誦經或念佛
佛教信仰的家庭可能會請法師來誦經,如《地藏經》或《阿彌陀經》,助亡者超度。
家屬也可自行念佛號(如「南無阿彌陀佛」)以祈求亡者往生極樂。
守夜與等待亡者回家
傳統認為亡者的靈魂會在頭七這天返家,家屬應保持安靜,避免打擾亡者。
有些人會在門口或家中點燈,象徵指引亡者回家。
避免搬動物品與拍打肩膀
傳統認為亡者靈魂來訪時較為脆弱,因此不宜隨意搬動供桌或亡者的遺物。
晚上如果感覺有人拍肩膀,不要回頭,避免「被帶走」。
部分地區會舉行“作七”
除了頭七,部分佛教或道教習俗會連續舉行「作七」,即每七天一次法會,直到「七七四十九天」滿期,幫助亡者轉生或安息。
這些習俗會因地區、宗教信仰或家庭觀念而有所不同,有些人會選擇簡化儀式,僅以心意表達對亡者的懷念。